自從去年底在電影院第一次看到《腦筋急轉彎》Inside out 的廣告之後,就一直引頸企盼,因為基本構思實在是太有創意了。

趁著星期日周末進到電影院一睹風采,果然完全不讓人失望,甚至可以說是這幾年皮克斯動畫最有新意,最令人驚豔的一部作品!

 inside_out_2015_movie-wide.jpg  

萊莉小時候的第一個情緒是快樂,十歲之前他的腦中充滿了快樂元素,其他的情緒都只是陪襯

一直到十一歲搬家的這一天,他遭遇到人生第一次的生活巨變,新的環境、新的學校、可怕的新家等等

這個世界突然變得不盡如人意,不,簡直是糟透了。

4ca457f35ebe697b4443f696ab690cc0.jpg

經過一番波折、翹家、大哭後,萊莉似乎了解,快樂並不是在這個世界的唯一解套,憂傷、厭惡等情緒當然也不只有壞處。

憂傷能放出求教訊號並且紓解壓力,厭惡、憤怒和害怕讓人懂得表達自我與遠離危險

這些情緒現象就像受傷傷口的紅、腫、熱、痛

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心中的傷口,並且適當的貼上OK繃。

 

樂樂和憂憂在腦中經過一場大旅行後,樂樂學會欣賞他人不同的長處,憂憂也更有自信

回到中控處後,五隻小精靈一起合作,以前曾經只能有單一顏色的記憶,開始隨著成長的經驗增加擁有豐富的情緒色彩,萊莉就這樣長大了。

inside-out-1.png  

另外一個讓我噴淚的橋段是小彬彬(Bing Bong)出現的部分。

小彬彬是萊莉童年想像中的玩伴,在腦海中被遺忘了好久好久

但他在樂樂出現後卻願意犧牲自己,幫助他攀上遺失記憶的懸崖,並且在消失之前的最後一刻,都還帶著微笑為樂樂加油打氣。

 

那些童年的想像(fantasy)與記憶,或許早已經不具體存在我們的腦海裡

但是他們並沒有消失,因為這些兒時天馬行空的回憶,在無形中也造就了不再是孩子的我們。

Bing_Bong.jpg

 

《腦筋急轉彎》將許多腦科學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

一日間所製造的所有記憶,會在晚上睡覺時的REM(快速動眼期)存進長期記憶中

也因此如果晚上沒睡好的話記憶力連帶會受到影響。

潛意識的內容就在腦中最深處,你以為忘記了,但其實卻默默影響著我們的一舉一動。我看到巨大花椰菜的時候差點沒笑死XD

 

萊莉的大腦一直以來由樂樂主控全場,

但媽媽的腦中坐中控台的是憂憂,爸爸的腦中坐中控台的是怒怒,也表示了每個人在基礎情緒特質(temperature)上的不一樣

 

insideoutmomshq.jpg  

 

maxresdefault.jpg  

但本片也不是沒有雞蛋中的骨頭可以挑

整部片的前半部分劇情的推進稍嫌緩慢

萊莉的個性城市從搞笑、曲棍球開始一座一座倒塌的那一段幾乎沒有太多記憶點

導致我整部片完食之後只記得開頭和結尾,有點可惜。

(但我看完小小兵後記得的東西更少啦XDD)

 

劇情對被留在中控台的厭厭、怒怒和驚驚幾乎少有著墨,非常不符合海報上面五隻小精靈一樣大的概念

其實我還滿喜歡厭厭的的雞掰酒女臉的,但是戲份太少了阿!!!

跟玩具總動員裡面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的感覺不一樣

這也讓人不禁懷疑你創造五隻角色,是不是很大部分是為了為了賣周邊商品阿XD?

 

   Inside-Out-113.png  

 

皮克斯這幾年的影集很明顯走向一個趨勢,那就是「讓小孩在戲院大笑,卻又能讓坐旁邊的大人哭個痛快」

從《玩具總動員3》、《天外奇蹟》到這次的《腦筋急轉彎》,都是一樣,更有青出於藍之感

裡面有孩子喜歡的玩偶和搞笑橋段,但又同時在充滿想像力的卡通電影中,把孩子和成人的心綁在一起,這個共同的元素,正是「成長」。

 
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皮克斯的製作團隊也漸漸一個個變成大叔大嬸,所以開始有很多人生故事不吐不快

但這幾年的皮克斯電影真的一部比一部好哭QAQQQ,說是皮克斯的新「成人卡通」系列也不為過(咦XD?)

也讓人更期待皮克斯下一部片的來臨了!

 

  INSIDE-OUT-MATT-NEEDLE_638.png

 

《Inside Out》 Main Theme - Bundle of Joy, Michael Giacchino

主題曲使用輕柔的旋律,沒有歌手,是大膽的嘗試,身為動畫界龍頭,迪士尼皮克斯的確努力在尋找更多的新可能性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

【影劇心得】[台劇] 公視, 衛視《長不大的爸爸》Baby Daddy 第一集(稻田電影)

【影劇心得】[台劇] 公視《麻醉風暴》Wake Up (兼台大醫院映後座談心得)

【電影心得】露西LUCY -各種亂拍與各種蝦理論~

 

arrow
arrow

    魚葛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